
汨罗融媒体讯(通讯员 李梓琪 许劲松)汨罗市罗江镇石仑山村红色文化陈列馆旁的一处小院内人来人往、热闹不已,为平淡的村庄增添了不少活力。去年以来,石仑山村村委充分利用废弃存量资源,对红色文化陈列馆旁的两层旧房屋翻新修缮,结合本村实际,挂牌成立了石仑山村乡村振兴互助社。在“四亮”创建主题活动中,这里发挥阵地作用,成为群众解决日常需求、办理生活业务的“服务窗口”。
一个信念:为群众服好务
除了办理日常的行政事务,基层党支部的职责究竟在哪里?这是石仑山村党总支书记孙阳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思来想去,他越来越感觉到,只有回归本心、不忘初心,为群众服好务,增强群众的幸福感,才真正履行了一个基层党支部应有的职责。通过半年时间的前期摸底和准备,石仑山村在2021年9月成立了乡村振兴互助社。互助社是一个解决群众日常所需、办理生活业务,带领群众相互帮助的专门机构,大到劳动就业、保险业务代办、金融授信,小到老年公交卡代办、捐资助学、慰问弱势群体,涵盖业务范围达20余项。同时,互助社还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集体活动,形成相互扶持、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。“我助人人、人人助我”成为当下石仑山村最时髦的口号。
一班人马:汇聚各方力量
光靠几个村干部,想要服务好所有群众是远远不够的。在孙阳辉的带领下,村支“两委”重点突破,通过“罗江夜话”,上门发动,耐心细致地把互助社的功能和效应宣传到户,最终吸引了志愿者、域外乡友、老年群体、妇女、退伍军人等14个社会团体或组织参与进来,参与范围覆盖了大多数家庭。在互助社的统筹下,大家相互帮忙,相互服务,服务群众不再是“一个联百个”这种难以实现的空想,而是“我助人人、人人助我”的现实实践。
一个平台:构建智慧乡村
为解决村上剩余劳动力的难题,村委会联系网络公司,量身定制了“石仑山村智慧乡村服务平台”。一方面,互助社通过发动志愿者、妇女队伍,逐一上门登记信息,将全村就业需求定期更新上传至平台。截至目前,收集到全村总劳动力 3020名(其中60岁以上1020 名),已就业 2443名,未就业 577名,有培训意愿158名,有就业意愿108名,残疾、弱势等重点人群64名;另一方面,用工企业可以通过微信“服务随手拍”小程序,实时上传本公司的用工需求,群众也可以及时在小程序上查看了解,打通了用工单位和就业劳动力双向选择的渠道。除此之外,本村群众还可以在“服务平台”上申请办理疫情报备、就业培训、建房许可、纠纷调解等10余项业务,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办好一些基本生活业务。
一份答卷:解决群众需求
“你们互助社的工作,群众都看在眼里,感动在心里,确实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问题,我也要出我的一份力,个人向互助社捐款5000元,千万莫写我的名字”,这是今年4月,来自群众的一笔“匿名”捐款。无独有偶,今年5月,互助社收到了一面“互助共享聚力量,村民致富有希望”的锦旗。送锦旗的是村上的养牛户吴成林,今年他想扩大养牛规模,向银行申请贷款,苦于不懂贷款程序,他只能求助于互助社。了解情况后,互助社派出专人与银行对接,帮助沟通协调,不到一周时间10万元贷款就顺利批了下来,并把贷款送上了门。
在直接服务群众的同时,互助社还采取“抱团消费”“集中团购”等方式,在不损害群众利益的前提下,向市场要红利。今年上半年,通过劳务派遣,保险服务,业务培训,广告推广等措施,获得集体收益11万余元,预计全年收益将突破20万元,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注入了一针“强心剂”,为提高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夯实了经济基础。
一审:柳勤进
二审:游 岚
三审:张 为
责编:游岚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2025年度岳阳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
鉴往知来,跟着总书记学历史|三个维度,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一卷、第二卷出版发行
和总书记面对面 | 青山常在路更长
学习新语·抗战|铁军忠魂 永不褪色
学习手记 |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——读懂“两山”理念的实践导向
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:千湖归来 “中华水塔”焕新生
下载APP
分享到